首页

艾彩原创文章

时间:2025-05-28 18:39:56 作者:中方是否通过外交渠道与美方就学生签证问题进行沟通?外交部回应 浏览量:12137

  央视网消息: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全国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窗口,方向已明、目标已定。重大工程密集开工、春耕生产跑出“加速度”、民营经济高质量动力澎湃、民生“红包”实实在在、生态底色更“靓”……“拼”出美好未来的“序曲”已奏响。

  顶层政策春风化雨 民营经济活力涌动

  这些身处产业化浪潮之间的优秀民营企业家,他们行业不一样、年龄不一样,但是却有着相同的坚定和自信。“2024年您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是什么?”他们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,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有着相同的光芒,那是来自民营企业家发自内心的,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希望之光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向文波说,我们有14亿人口,全球最大单一经济体,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中国经济的未来肯定是充满了阳光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林孝发表示,听到政府的工作报告后,对中国民营企业未来信心更足,福建晋江经验就是“爱拼敢赢”,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。

  从2023年至今,以强信心、稳预期为目标的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顶层政策如同春风化雨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被称为“新31条”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在2023年7月份发布,随后的半年中,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,多个部委出台了涉及数十项针对性配套措施,尤其是在2023年年末,金融部门也专门出台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

  从数量上看,我国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1085.7万户增长到2023年9月底的5200多万户。民间投资出现边际改善,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,民间项目投资(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)同比增长9.2%。

  翻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,40多年来,中国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、到如今百花齐放、大树参天。“承包”“下海”“个体户”“万元户”“股份制合作”“互联网创业”“出海”“AI人工智能”,通过不断变化的“热词”,可以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。当前,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上了新起点,面对挑战我们无需回避。信心强起来、脚步快起来,中国的民营企业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。

  青海:羊曲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吊装成功

  进入三月,多项利民工程抢抓时间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,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
  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羊曲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顺利吊装成功,标志着机组全面进入水轮机总装阶段。青海羊曲水电站计划2024年8月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。投产后,电站平均年发电量约47.32亿千瓦时,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6万吨。

  安徽: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中

  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,大桥长达9.8公里,是巢马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,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,下层为四线铁路。在三个主塔中,3号、5号墩为边塔,4号墩为中塔,塔高345.6米,为世界第一高桥塔。大桥还是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、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。大桥通车后,将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,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,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呼和浩特新机场加紧建设

  3月5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进入室内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,航站楼内部空间已现雏形。从空中俯瞰,呼和浩特新机场整体造型呈马鞍状,航站区、飞行区主体工程已完工,工作区31项单体建筑也已全部封顶。按照计划,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将于2024年底完成建设,2025年底实现通航运营。

  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“拼”出美好未来

 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%左右。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、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,与“十四五”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衔接,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,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“红包”

 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,提出了不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举措。医疗卫生方面,2024年继续增加基本医疗财政补助,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。社会保障方面,要在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同时,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,增长了19.4%,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。同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,将城镇的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。

  “新质生产力”“新三样”成为热词

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比如人工智能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方面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超过60%,“新三样”出口增长近30%。在“部长通道”中,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提到,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组件“新三样”,2023年出口增速喜人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、注入了动力。

  澳门欢迎内地赴港澳“个人游”城市扩容

  国家出入境管理局日前公布,自3月6日起,在西安市、青岛市为符合条件人员,签发往来港澳“个人旅游签注”。澳门业界人士表示,这一新安排将有利于港澳旅游等行业持续向好发展,促进港澳与内地的人文交流,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
  内地居民赴港澳“个人游”自2003年实施以来,内地访港澳旅客数量大幅增长,带动了港澳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。随着西安市和青岛市加入,“个人游”计划下的适用内地城市将由原来的49个增至51个。对此,澳门旅游业界表示,这一新安排,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港澳社会诉求的积极回应,对港澳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。

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84亿人次

  2024年春运3月5日结束,为期40天的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。其中,铁路客运量预计完成4.8亿人次;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完成78.3亿人次,其中,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完成67.2亿人次,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中占比约80%,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完成11.1亿人次;水路客运量预计完成2900万人次;民航客运量预计完成8300万人次。

  签约28家企业 预计超百亿投资落地大兴区

  3月5日,北京市大兴区与28家企业签约,涵盖生命健康、数字经济、先进制造、商业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,此次签约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08亿元,项目达产后,预计年营收将突破230亿元。

  一年之计在于春 各地春耕备耕忙

  一年之计在于春,立春以来,气温回暖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中国各地农民抢抓农时,积极投入春耕备耕,田间地头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。

  山东莱西:春耕正当时 4万亩马铃薯开始全面播种

  眼下,正是马铃薯播种季节。在山东青岛莱西市,4万亩马铃薯开始全面播种。在莱西市店埠镇前水口村,松软的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,农民们整地、施肥、覆膜,以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温度。据了解,莱西市4万亩马铃薯年均总产量10万吨以上,综合产值超过3.2亿元。

  四川南充:农技下乡“把脉问诊” 保障小麦增产增收

  在四川南充市西充县槐树镇双坝岭村,当地2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小麦种植户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,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无人机防控作业。为保证小麦丰产,当地全力提升作物机械化率,针对不同地形分类制定管控措施,并加强品种的优选推广工作。

  海南东方:不负春光抢农时 春耕备耕忙

  在海南东方市感城镇的一处水稻种植基地,多台犁地车在田间穿梭,基地工人则将一排排秧苗均匀地插入犁好的田间。而在东方市四更镇的一处花生种植基地,农户正在给花生叶喷施营养液,这些花生预计4月份可收摘上市。据了解,2024年,东方市早稻种植面积12万亩,花生种植面积4.7万亩。

  广东:早稻育秧过三成 集中育秧高质高效

  目前,广东全省早稻育秧已过三成。在清远市清城区一处育秧大棚内,两条自动化育秧生产线开足马力作业,播种、覆土、洒水等步骤一气呵成。2024年,这里可以为周边近5000亩早稻提供秧苗,集中育秧可以提高优质稻谷的质量,育秧盘进入恒温室内,有效控制光照,可以让稻芽催长更加均匀,繁育出来的种苗壮实且品质统一。

  春天里的中国 水光潋滟 群鸟翔集

  初春三月,草长莺飞。这两天,天津七里海湿地内大批候鸟翔集。它们或在水中觅食,或振翅腾空、遨游天际,仿佛翩跹而动,构成春日里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。七里海湿地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资源,截至目前,在这里观测到的候鸟种类累计达258种,包含东方白鹳、白头鹤、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
  繁花满树迎春绽放 生机勃发景色怡人

  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的嵩口镇,这里三百多亩梨花迎春绽放,白色的花朵层层叠叠、簇簇怒放、如云似雪、春意盎然。近年来,清流县充分利用自然、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蜜雪梨等绿色、无公害水果种植,同时延伸产业链,打造特色品牌,发展水果深加工及电商产业,助农增收。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皖台青年青睐徽文化 携手打造文旅“金创意”

在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方面,蓝皮书建议,应协同强化科技力量,持续加强基础研究,做好科技信息共通共享,推动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攻关,打造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。在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,蓝皮书建议,发挥东莞、佛山、中山、肇庆、惠州制造业优势,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,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
武汉渡江节 千余“泳”士挑战长江天堑

大会强调,就本决议而言,“安全、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”是指非军事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,必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“尊重、保护和增进人权和基本自由”。

时政长镜头丨“梦之队”的筑梦人

上海市首个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高校就业服务站26日在上海商学院揭牌。该服务站由上海商学院与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携手打造。

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并讲话

2016年底,浙江提出“最多跑一次”,开始了政务服务改革历程。从理念化为实践,“最多跑一次”成为中央深改委(领导小组)会议上审议讨论的典型经验,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、创新发展。

联合国秘书长对黎以边境“蓝线”交火加剧深表关切

特别鸣谢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天门市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 洛阳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 中国文物报社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